nav emailalert searchbtn searchbox tablepage yinyongbenwen piczone journalimg searchdiv qikanlogo popupnotification paper
2024 34 v.44 3-10
数字化教育资源的空间结构与生成式应用
基金项目(Foundation): 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究阐释专项课题”(课题编号:24SKCS)的研究成果
邮箱(Email):
DOI:
中文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教师教育学院;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摘要(Abstract):

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应用随着数字技术的革新、教育数字化战略的推进已迈入新的历史阶段。从空间逻辑来看,数字化教育资源是空间性存在,在其发展过程中空间运行从独立静止走向循环流动,空间关系从单向分割迈向多维交互。在建设与应用两个维度上建构的数字化教育资源“两维三元”立体空间体系中,数字化教育资源在其中的结构关系动态演化,促进了数字化教育资源空间实现资源生产、关系生产和应用主体生产。因而,在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应用过程中要重塑应用者空间生产主体地位,释放多元空间交互塑造整体效能,创新数字化教育资源空间应用策略,实现生成式应用,发挥数字化教育资源赋能教育优势,推进教育数字化,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

关键词(KeyWords): 数字化教育资源;秩序结构;空间结构;空间转向;空间形态;应用者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16(1).

[2]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N].人民日报,2023-05-30(1).

[3]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EB/OL].(2024-07-21)[2024-09-20].https://www.gov.cn/zhengce/202407/content_6963770.htm.

[4]罗生全,张雪.教育数字化战略的中国方案:定位、理念及行动[J].中国电化教育,2023(1):46-51

[5]韦森.社会制序的经济分析导论[M].上海:三联书店,2001:119.

[6]兰国帅,魏家财,黄春雨,等.学习元宇宙赋能教育:构筑“智能+”教育应用的新样态[J].远程教育杂志,2022,40(2):35-44.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639.

[8]刘怀玉.《空间生产》的空间历史唯物主义观[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5(1):61-69.

[9]支媛.智能时代高质量学习空间的特征及构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31):55-59.

[10]朱力.“权力空间”辩证与当代中国空间生产[J].城市发展研究,2022(9):84-92.

[11]林德全.机器人教师的价值维度与发展路向[J].教师教育学报,2024(1):32-41.

[12]鲁晓燕,刘向永.大数据赋能的校本教研:价值、模式与实施策略[J].教师教育学报,2024(4):47-57.

[13]曼纽尔·卡斯特,马汀·殷斯.对话卡斯特[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34.

[14]肖启荣.人工智能时代教学变革的“三维一体”[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13):61-64.

[15]李永智.以数字化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N].人民日报,2023-10-13(9).

[16]黎加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最后一公里”:动感服务[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23(2):4-9.

[17]Pedro F,Subosa M,Rivas A,et al.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Education: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R]. Pairs:UNESCO,2019:18-20.

基本信息:

DOI:

中图分类号:G434

引用信息:

[1]罗生全,刘玲玲.数字化教育资源的空间结构与生成式应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4,44(34):3-10.

基金信息:

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究阐释专项课题”(课题编号:24SKCS)的研究成果

检 索 高级检索

引用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MLA格式引文
APA格式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