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大中小学思政课程设置一体化是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是深化课程改革、实现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抓手,是合力培养社会主义时代新人的有力举措。当前我国大中小学思政课程设置一体化存在三大问题:思政课程目标相互割裂,整体设计与局部特色没有统筹;思政课程结构不均衡,重点关注与多元选择没有兼顾;思政课程内容相互分离,系统规划与独立发展没有协调。破解大中小学思政课程设置一体化的瓶颈问题,增强思政课程设置的整体功能,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思政课程目标要整合,统一性和灵活性相协调;思政课程结构要合理,基础性与针对性相结合;思政课程内容要衔接,连贯性与独立性相统一。
1,406 | 18 | 5 |
下载次数 | 被引频次 | 阅读次数 |
[1]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N].人民日报,2019-08-15.
[2]谢峰.大中小学思政课课程一体化的价值逻辑和实践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8):33-35.
[3]马宝娟,张婷婷.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问题与对策[J].思想政治课教学,2020,(2):4-8.
[4]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5]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560.
[6]宇文利.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333.
[7]鞠忠美.大中小学德育衔接工作创新研究[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5.76-77.94.75.
[8]王立仁,白和明.关于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内容一体化建设的构想[J].思想理论教育,2019,(11):11-16.
[9]詹万生.整体建构德育体系总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5.
[10]王易,彭思雅.试论思想品德的形成规律[J].教学与研究,2012,47(9):61-67.
[11]王晓燕.课程统整视角下推进大中小爱国主义教育一体化的思考[J].当代教育与文化,2020,12(5):45-50.
[12]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
[13]吴林龙.论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化及其进路[J].思想教育研究,2019,(8):39-44.
[14]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67.
[15]钟启泉.课程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94.
[16]章永生.中学生道德信念形成之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1):117-122.
[17]吴林龙.大中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9.38.
基本信息:
DOI:
中图分类号:G41
引用信息:
[1]邱利见.大中小学思政课程设置一体化的困境与路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41(28):59-64.
基金信息: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大中小学教材的一体化建设和管理研究”(项目编号:16JZD04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